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在国防军(Wehrmacht)在国防军(Wehrmacht)让我们来弄清楚,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一套炮兵体系拥有如此丰富的“履历”。相信我,这将是一次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历史探访。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在国防军(Wehrmacht)

在国防军(Wehrmacht)

让我们来弄清楚,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一套炮兵体系拥有如此丰富的“履历”。相信我,这将是一次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历史探访。

创建与技术特征

由法国公司 Schneider et Cie(施耐德公司)研制,这门迫击炮被设计为重型围城火炮。口径为 279.4 毫米,整备质量接近 16 吨,使其在战场上并非最机动的武器。但其 205 千克的弹丸以 418 米/秒的初速射出,能够对任何要塞工事造成巨大的破坏。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行军/运输状态下的炮,华沙博物馆藏)

展开全文

(行军/运输状态下的炮,华沙博物馆藏)

炮管长 3353 毫米,最大射程约 11 公里——以当时标准来看相当可观。该迫击炮配备了 液气缓冲的后坐装置活塞式闭锁,在当时被认为是先进的设计。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自行式版本,装在圣沙蒙底盘,德累斯顿博物馆藏)

(自行式版本,装在圣沙蒙底盘,德累斯顿博物馆藏)

炮架为轮式,仰角范围可在 +10° 到 +60°之间,炮管的方位转动约 ±20°。乘员编制为 12 人,射速约为 每 5 分钟 1 发。虽然射速缓慢,但每次有效射击的巨大杀伤力弥补了这一不足。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从图纸到首场战争的历程

这门火炮进入俄军的历史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1913年,俄国军方与法国人签订了供货合同,订购了16门迫击炮。根据合同,第一件应在1915年4月1日之前交付,之后每月交付两门。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法国军队自己也需要这种武器,于是决定按顺序轮流向各国交付,每次交付四门。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自行式版本,装在圣沙蒙底盘)

(自行式版本,装在圣沙蒙底盘)

结果,俄军共获得了26套这样的体系。最初它们被称为“11英寸围城迫击炮1912年式”,尽管官方名称很快被遗忘。实际上人们更常按服役年份称呼它们——1914年或1915年式。值得一提的是:选择这一型号并非偶然。在贝雷赞岛(Berezan)进行的试验中,对包括德国的克虏伯(Krupp)与埃尔卡特(Erkart)在内的多种迫击炮进行了比较,最终施耐德(Schneider)占得上风。尽管竞争对手在精度和耐久性上更优,但法国体系在实战条件下表现得更为可靠。

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迫击炮被积极用于打击德军的防御工事。它们用于摧毁长期的据点,并在步兵攻击前实施炮兵准备。在攻克防御严密的阵地时,它们尤其有效。然而,由于自身质量大且运输到战场复杂,此类迫击炮对良好的后勤保障和基座准备有较高要求。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1917年革命后,其中大多数火炮留在了苏联。现在它们将由新的主人——工农红军(RKKA)来使用。

1917年革命后,其中大多数火炮留在了苏联。现在它们将由新的主人——工农红军(RKKA)来使用。

到1921年底,重型攻城炮兵集团(ТАОН)中有10门施耐德迫击炮。接下来的十年中,这批火炮得以修复并扩充到20门。到1936年时,库存共有21门,其中有5门需要大修。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到1936年时,共有21门迫击炮在役,不过其中有5门需要进行大修。

到1936年时,共有21门迫击炮在役,不过其中有5门需要进行大修。

这些火炮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有一段非常有趣的使用记录。隶属于西北方面军的第315特种重炮独立营装备了6门这种迫击炮。它们全部在1927—1928年间于“布尔什维克”工厂完成修复。然而,将这些庞然大物运抵前线却极为困难——由于道路状况恶劣,三分之二的运输车辆在途中损坏。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尽管如此,这些迫击炮在实战中表现非常出色。例如,仅在1939年12月18日一天之内,第316特种威力独立炮兵营为每门火炮发射了60发炮弹。

尽管如此,这些迫击炮在实战中表现非常出色。例如,仅在1939年12月18日一天之内,第316特种威力独立炮兵营为每门火炮发射了60发炮弹。

对于这种火炮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射击强度了。虽然指挥部有时会犯战术性错误——例如让迫击炮执行夜间骚扰射击或快速射击任务——但这种用途并不适合这种级别的重型武器。

卫国战争:服役的最后岁月

截至1941年1月1日,红军共装备了25门这种迫击炮。其中有3门需要日常维修,另有3门需要送回工厂大修。它们的分布如下:3门在列宁格勒军区,11门在基辅军区,6门在敖德萨军区,还有4门存放在仓库中。但随着战争爆发,形势急剧变化——到1941年6月,已有9门迫击炮损失。原因各不相同:一部分落入被占地区,另一些则因失去炮组或弹药而被弃置。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不过,仍有部分迫击炮在战争爆发后继续服役。更有趣的是,其中一些竟然落入了德军手中——既有从波兰和法国缴获的,也有在卫国战争初期获得的。在德军中,它们被命名为 28 cm Mrs. 601 (f),甚至在列宁格勒战役中投入使用。也就是说,同一种火炮可能在同一战场上分别为不同的军队服务。

战术价值与局限

值得指出的是,施耐德迫击炮威力极大,但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武器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防御工事,非常适合攻击要塞、掩体和混凝土工事。然而,在机动作战条件下——尤其是在卫国战争这样高机动性的战场环境中——它的价值就明显下降。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如果把它与同时期的其他迫击炮相比——例如与克虏伯的280毫米迫击炮相比——施耐德体系在可靠性和操作简便性上占优,但在射击精度和炮管寿命方面则落后。

如果把它与同时期的其他迫击炮相比——例如与克虏伯的280毫米迫击炮相比——施耐德体系在可靠性和操作简便性上占优,但在射击精度和炮管寿命方面则落后。

“如何轻松摧毁任何永固工事”:施耐德 280mm 迫击炮

有意思的是,至今仍保存着若干件实物。例如,其中一件收藏在圣彼得堡的炮兵博物馆。此外还保存有图纸、示意图和文件,能够让人们对该炮的结构与作战使用进行详细研究。

感谢观看「本频道编译的内容」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d880.cn/3648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