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特朗普以施加惩罚性关税作为威胁,逼印度停止购买俄油,从而在经济上向俄方施加压力,试图促成俄乌停火的结局。而莫迪政府这边“铁骨铮铮”,明确表态坚持战略自主,绝不屈从于美方压力。
或许欣慰于印方绝不屈从的做法,俄罗斯这边也迅速给了莫迪一些甜头。
(特朗普和莫迪)
就在前不久,俄罗斯媒体还报道称,俄罗斯将大幅提高对印度的石油折扣。数据显示,在今年7月和8月,俄方给印度的折扣差不多是每桶1美元,而到11月份的时候,俄方决定把折扣翻倍,定在每桶2到2.5美元之间,这将进一步提高印度炼油厂的利润。
俄方还对此乐观地分析称,随着未来几个月印度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拖延,以及俄方供应量和折扣的持续增加,印度炼油厂很可能大幅增加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
然而就在这时,特朗普突然亲自递来坏消息,称印度对美妥协了。
在日前白宫的新闻记者会上,特朗普宣称,印度已经准备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了,莫迪也已经向他做出了保证,短期内不会再从俄罗斯买了。等到战争结束后,印方才会再次成为俄方买家。同时特朗普还借此向中方喊话,希望中方也效仿印度这一做法。
截至现在,印度一边还未就此做出回应。所以特朗普这番话到底是真还是假,还无从分辨。
但是我们从以下几个关键点,也可以分析一番。
首先是可能为真的信号。我们也清楚,特朗普政府已经因为印度购买俄油,对印度商品加征了50%的关税,对于印度而言,这种经济压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印度对美出口也因此受到了冲击。
同时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确实环比下降了13%,这也表明印度已经在调整其石油进口来源了。
印度官方曾称,有能力从美国增加采购价值约150亿美元的石油,这也可以看作是印度为达成妥协而释放的积极信号。
(俄罗斯石油公司)
至于是不是假消息,也有以下几个疑点。
一直以来印度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坚持的原则就是哪家便宜买哪家,而俄罗斯原油因为折扣力度大,对印度极具吸引力。直到现在,俄罗斯也是印度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如此巨大的能源供应,短期内是很难替代的。
截至目前,印度官方并未对特朗普的声明予以确认,在如此重大的外交表态上保持沉默,本身就说明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在此之前印度官员也仅仅强调过会增加购买美国石油,从未提及完全停止进口俄油。
无论消息真假,特朗普选择在印度之前高调宣布此事,背后就是存在战略考量的。
一是要塑造强势的领导人形象。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一直宣称能快速解决,如今通过展示他成功说服了重要的俄罗斯石油买家印度,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上塑造其外交形象,表明他正在采取行动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
二则是设定谈判议程,向中国施压。特朗普在宣布印度承诺的时候,特意强调他接下来“会让中国也这么做”,这其实是在中国发出明确的信号,试图为后续可能的中美谈判定调施压。
最后,特朗普这边已经有过单方面提前宣布外交成果的先例了,其目的就是以此设定谈判基调,甚至可能通过“既定事实”来向对方施压。
(俄总统普京)
而印度这边,是否停止购买俄油,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权衡,决策结果必定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深度计算的。
当下美国已经施加高额关税了,对印度出口造成了切实的伤害,并且美方当下还在游说欧洲国家一起行动。若是在这个问题上僵持不下,对印度的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而若是妥协,换取美国在贸易、高科技甚至防务领域的合作的话,对印度而言也是一笔较为划算的交易。
而若是选择不停止,必定也是因为廉价的俄油,对印度的能源安全和国家财政至关重要,彻底切断会推高国内能源成本,并且对美国屈服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和印度长期奉行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是不相符的。
总之,现在来看,特朗普放出的消息是虚实参半,这既是其国内政治和强人外交的体现,也是对印度和中国的战略试探。而印度的最终决策,将是在承受美国经济制裁的短期痛苦,与牺牲廉价能源和部分战略自主性的长期代价之间,做出的艰难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