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际

发120多年奖金还没发完,诺贝尔基金是如何理财增值220倍的?

  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来,诺贝尔基金会的财富管理之路走过了125年的风雨。从最初的3100万瑞典克朗到2025年的67.97亿瑞典克朗,基金价值翻了约220倍,粗略计算年化回报率高达8.3%,远超瑞典国内通胀水平。


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来,诺贝尔基金会的财富管理之路走过了125年的风雨。从最初的3100万瑞典克朗到2025年的67.97亿瑞典克朗,基金价值翻了约220倍,粗略计算年化回报率高达8.3%,远超瑞典国内通胀水平。

发120多年奖金还没发完,诺贝尔基金是如何理财增值220倍的?▲诺贝尔奖牌

然而诺贝尔基金会的财富增长并非一直如此顺利。直到二战期间,诺贝尔先生留下的财富还处于不断缩水的境地,诺奖早期得主的奖金购买力也每况愈下。一直到1990年代,诺奖奖金的实际购买力才恢复到最初的水平。

早期基金会入不敷出

1895年11月27日,即诺贝尔去世前一年,他签署了一份著名的遗嘱。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他的大部分遗产(约3100万瑞典克朗)将转换为基金,投资于“安全证券”。投资收入将“以奖金的形式每年分配给那些在过去一年中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实现诺贝尔生前鼓励人类科技进步的理想。

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正式成立,据估算在扣除法律和行政成本之后,当时的基金规模只有2200万瑞典克朗左右。根据诺贝尔先生规定的“安全证券”原则,基金会只能投资金边债券、以房产作抵押的贷款等。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每位得主获得了15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不过人类在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除了带来死亡和破坏,还带来了飞速通胀的物价。高通胀腐蚀了诺贝尔遗产的实际购买力,到了1940年,奖金规模已经从15万瑞典克朗降低到9万瑞典克朗,如果考虑到通胀水平,实际购买力已经非常低下。一位基金会早期管理者感慨道:“通胀是一个巨大的隐形杀手,我们给出的奖金几乎买不起一辆好车。”诺贝尔基金会无奈之下只能致电瑞典政府请求援助。

发120多年奖金还没发完,诺贝尔基金是如何理财增值220倍的?▲瑞典斯德哥尔摩,著名的彩色老房子、瑞典学院和诺贝尔博物馆位于格拉斯坦的老广场斯托托尔吉特 图据图虫创意

1946年,瑞典政府授予基金会税收豁免,1953年美国也跟进对诺贝尔基金会在美投资收益免税,这两个措施相当于每年节省了5%-10%基金规模的支出。更大的突破是1950年代初,瑞典政府重新定义“安全证券”,允许基金会投资股票和更广泛的证券市场。基金会迅速调整策略,从债券转向股票,抓住了战后经济复苏和全球股市牛市红利。1980年代,基金会海外持股比例从8%跃升至22%,年化回报从不到2%飙升至4%-5%。据诺贝尔官网报道,直到1991年,诺奖奖金的实际购买力(考虑到通货膨胀调整)终于回到了1901年的水平。

财富管理外包给顶级管理公司

诺贝尔基金会近年来更是主动选择将财富管理“外包”给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等知名机构也曾受雇。尽管这些机构要收取高额管理费和利润奖金,但确保了专业化运作。2024年诺贝尔基金会资产配置为:股票证券56%、固定收益/现金12%、房产/基础设施9%、另类资产(如对冲基金等)24%。这一组合在过去10年实现年化8.3%的回报,2024年单年回报率高达11.6%。

2016年,诺贝尔基金会签署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将社会效益也纳入了未来投资的考虑框架内。2017年基金会推出严格的ESG(环境、社会、治理)指南,排除核武器、烟草、化石燃料投资,并推动被投企业实现净零排放目标。2021年,基金会减持石油股,2024年基金会投资组合中约80%的被投企业接近减排目标。基金会执行董事维达尔·赫利克森在2024年报告中表示:“我们不仅追求回报,还要让财富为未来负责。”

然而高收益也伴随着风险。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基金缩水至30亿瑞典克朗,奖金被迫下调20%。为此,基金会增加了对冲基金的配置比例,并优化风险模型,随后实现了利润回升。2025年,随着全球地缘风险加剧,基金会计划微调策略,增配固定收益证券,以应对市场的剧烈波动。

诺贝尔基金会报告指出,基金会一直坚持“永恒地平线”法则,即假设基金将永续经营下去,没有到期解散的日期。基金会如今的投资框架充分考虑了风险、市场波动和社会责任等因素,坚持长期主义观点。

 

责任编辑:祝加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d880.cn/2909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