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印度米格-21退役倒计时!36架“飞行棺材”终落幕,国产“光辉”难挑大梁

基于六十年的老将们的告别,印度的天空也似乎迎来了战力的一片真空,而本土的战机的交付也早已延迟了,这不仅仅表明了印度的空军还面临着深深的装备短板的困扰,也暗藏了不少的隐忧 !

基于六十年的老将们的告别,印度的天空也似乎迎来了战力的一片真空,而本土的战机的交付也早已延迟了,这不仅仅表明了印度的空军还面临着深深的装备短板的困扰,也暗藏了不少的隐忧 !

印度米格-21退役倒计时!36架“飞行棺材”终落幕,国产“光辉”难挑大梁

一声长长的轰鸣之际,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的跑道上,一架脏兮兮的米格-21战斗机终于完成了它的人生最后的起飞,它的生命也就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架服役超60年的“老将”正式从历史的舞台上退下背景下,它的精彩的岁月也就一一告别了,写下了其辉煌的全军覆没的最后一幕。

但当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印度空军对其的那句动情的称呼——“将国家的骄傲带向了蓝天的战马”时,总会让人感叹“天上之骄,地上之尊”的战机,为什么却会这样一路走来的坎坷?现实中却充满了这样一幕幕的矛盾:这款被称为“飞行棺材”的战机,至今已发生400余起事故,导致超过200名飞行员的生命都为之流血,惨死于机上。

米格-21于1963年加入印度空军,作为印度首款超音速战斗机,它曾立下赫赫战功。1965年首次击落巴基斯坦的F-104“星”战斗机,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多次夺取制空权,成为印度空军的象征。

巅峰时期,印度累计采购900架米格-21,其中660架由本土的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组装生产。

然而随着机龄老化,这款战机逐渐显露出致命缺陷,尤其是2000年后,事故率骤升,仅2021年以来就发生7起坠毁事件。

印度空军曾尝试升级部分机型为米格-21“野牛”版本,加装新型雷达和航电系统,但仍难扭转其技术落后的本质。

米格-21的退役并非简单的装备更新,而是印度空军困境的缩影。随着最后36架米格-21(隶属第3“眼镜蛇”中队和第23“黑豹”中队)退出序列,印度空军的战斗机中队数量将降至29个,创下“史无前例的低水平”。这一数字远低于印度军方设定的42.5个中队战略需求,甚至接近巴基斯坦空军的25个中队规模。更严峻的是,未来15年内,幻影-2000、米格-29等约250架老旧战机也将陆续退役,换装压力高达450架。

展开全文

按计划,米格-21的替代者应是印度国产“光辉”Mk1A战机。印度空军已签署83架订单,并于2025年9月追加97架采购(价值约70亿美元),预计2027年开始交付。然而,“光辉”项目自1983年启动以来,屡次拖延:原定1994年服役,拖至2015年才列装,且性能备受诟病。

2025年5月,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公开批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83架‘光辉’战机至今一架未交付!”延迟主因包括美国通用公司F404发动机供应受阻、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等。即使印度斯坦公司承诺2028年将年产量提至24架,完成现有订单也需7年以上。

为缓解战机短缺,印度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2025年,印度空军提议增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风战斗机。尽管阵风在近年印巴冲突中曾被击落,但法国承诺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生产,使其成为现阶段最可行选择。

另一方面,印度曾参与俄罗斯苏-57项目,但因技术转让分歧于2018年退出。今年印度航展上,苏-57E的亮相再度引发猜测,但美国制裁风险与国产化战略的冲突,让印度陷入两难。

伴随国产五代机AMCA(先进中型的战斗机)的逐步成熟,不久的将来,印度的空军将会将希望的重心都寄托于这款国产的先进中型的战斗机上。预计将于2035年服役的该机型将不仅具有“五代半”标准的隐身能力,而且其整机的弹舱也将内置在机身内。

但专家指出,印度在隐身材料、发动机等关键领域仍依赖外部技术,且以往国防项目常严重超支延期,印度国防研究局报告坦言,AMCA的时间表“过于乐观”。

米格-21的退役标志着印度空军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国产战机的羸弱与外购的波折,使其现代化之路依旧漫长,正如印度媒体所言:“告别了一匹老马,却尚未找到足以驰骋新战场的骏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d880.cn/2794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